联系我们

联系人:张经理 周经理

手机:13992823719 15829931668

网址:www.51yuangang.com

地址:西安市东元路7号中储钢材市场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钢铁业要把握好发展火候

更新时间:2014/11/10

近年来,大量基础建设、公共设施等项目的开工建造带来了巨大的钢铁需求。业内专家认为,钢铁企业一方面要看到这一时期对钢铁的需求,把握时机,以高品质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;另一方面要看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,钢铁工业要掌握发展的火候,不能单纯铺摊子,也不能驻足不前,贻误战机。

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成就“建造时代”

长期以来,我国依靠对基础建设领域的大量投资,打造出了一个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“建造时代”。2009年,我国投资建设总规模达到65万亿元,相当于GDP总量的两倍多,在建总规模达到50万亿元。1995~2000年,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总规模和在建总规模年均增速分别为10%和9%。在2000~2009年间,其增速均跃升至22%以上。据统计,这些建设投资大体有62%形成房屋建筑,23%固化在机器设备之中。如以每亿元投资使用3000吨钢的用钢量测算,完成65万亿元的建设总规模须用钢20多亿吨。充裕的土地财政也进一步增强了政府推动城市建设的实力。近10年来,全国居民点和独立工矿区建设用地约增加5.6万平方公里,总规模约达到27.5万平方公里。2006~2010年,政府从土地上获取的土地出让金高达7.25万亿元。

在“建造时代”,工程建设使用最多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。我国的房屋建设规模极其庞大。成长型的社会,住房建设大多决定于需求,一旦消费能力形成,刚性需求扩张,住房建设规模便随之膨胀。此外,轨道交通、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在释放着巨大的钢材需求。

城镇化、工业化、消费升级成为拉动钢铁消费的主动力

“建造时代”给钢铁产品带来了巨大的需求,也在客观上促进了钢铁消费结构升级。快速城镇化是拉动钢铁消费的主要动力。城镇扩容涉及极大的建设量。农民进城,建成区面积相应必须增加,住房、道路、公共服务设施、商业空间等都须扩容建设。以人均100平方米建成面积计算,每平方米建设投资3000元,每增加1人,城市扩容建设费为30万元。我国近10年来,城市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,相当于每年有1300万农民进城,涉及的建设投资量每年高达4万亿元。当然,目前的城市化还是低水平的,农民工多单身寄居在城里,尚未完全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。但即便是这样“半拉子”的城市化,也有力地拉动了城市建设。

消费升级带动钢铁需求增长和产品升级。当万元级内的衣食消费和家电消费趋于饱和之后,十万元级、百万元级的汽车和住房消费便应运而生。我国人均起居空间狭小,居住条件较差,一旦初具消费能力,其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是极其强烈的。即便人均居住面积只增加1平方米,每平方米建筑投资以3000元计,约6亿城市居民的规模也会将建设投资推高至近2万亿元,这无疑会增加钢铁的消费强度。